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做好惠民服务工作
导 读
新型智慧城市是以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清朗为主要目标,通过体系规划、信息主导、改革创新,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进,实现国家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新生态。今天的“在线访谈”,将为大家介绍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惠民服务中所开展的工作。
访谈嘉宾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陈品祥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博士 关丽
主持人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研究室(新闻宣传处)副主任 王玉洁
主持人
今天我们邀请到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的陈品祥副院长和关丽博士,向大家介绍测绘院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惠民服务开展的工作,欢迎!
陈品祥
大家好,非常高兴能通过这个平台与大家沟通交流,为大家服务。我院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开展了系列工作,助力城市“疏整促”,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百姓生活提供便利服务,为北京城市建设保驾护航。我们也借此机会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的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关丽
大家好,非常高兴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交流,基于我们院做的一些关于百姓惠民的工作给大家做一个具体的介绍。
主持人
陈副院长,首先请您给我们简要科普一下什么是智慧城市和新型智慧城市?
陈品祥
智慧城市的概念很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专家都有自己的定义,我们测绘领域的李德仁院士,曾经定义智慧城市等于数字城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用一个综合一点概念可以这样说,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管理和运行,从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从智慧城市到新型智慧城市,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显著,已经得到世界的认可和肯定。然而,城镇化进程是非常迅速的,据了解,我国当前城镇化人口已达7.6亿。预计到2030年,城镇人口会增加到9亿。如何应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巨大挑战,成为全球各国以及所有城市共同面临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我国在以往智慧城市理论和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所以说新型智慧城市实际上是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所面临的问题,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同时相关部门提出在“十三五”时期,将有针对性地组织100个城市开展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同时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效果评价工作。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强调“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对我国新时期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要求。
当前,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围绕五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二是透明高效的在线政府;三是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四是精细精准的城市治理;五是安全可靠的运行体系。
主持人
通过陈副院长的介绍,初步了解了什么是智慧城市和新型智慧城市,那下面再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测绘院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都做了哪些主要工作?
陈品祥
2015年新型智慧城市首次写入政府报告,智慧城市从1.0升级到2.0,其本质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围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求,结合自身业务特长,主要在助力全市的“疏整促”行动,围绕透明高效的在线政府和精细精准的城市治理开展相关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优化北京营商环境,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我院积极推进北京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在平谷区、亦庄、石景山等区域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平谷区积极推进建设“多规合一地理信息系统”。叠加航拍图、实现多规在一个平台上展示与审批,确保今后办企业、上项目在申请时就有地可落、有地能落,实现“无规划不审批”目标。同时,在解决好保密问题的展示平台上,及时向社会免费公开,实现基本要素全公开,方便企业和群众浏览、查询、应用。
亦庄在原有数字亦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升级改造,新建或移植部分涉及民生、社会服务、产业经济的政务应用,对内优化部门流程,对外统一提供公共服务,以便个人、企业和所属机关部门共享使用。
石景山城市规划分析平台以北京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多规合一”工作要求为指导,构建规划空间数据中心,整合各类数据资源,搭建城市规划分析平台,为石景山区高端的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行体系以及石景山区“多规合一”建设提供全面的数据、业务和技术支撑。
“智慧实创”紧密结合园区产业发展的实际应用需求出发,实现园区一张图,推进各部门间的交流共享,实现全区“数据准、底数清、情况明”。
主持人
刚才陈副院长给我们介绍了院里所做的工作,能不能谈得再具体一些,比如举一些典型案例,向网友们介绍一下。
关丽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关于惠民工作突出的方向有几点,比如城市体检,我们在北京市的西城、丰台和石景山区都开展了相关工作,也有一些典型的案例,那下面我就拿出“西城区月坛街道城市体检”和“石景山区城市体检”两个相对来说比较典型的案例给各位网友介绍一下。
第一个就是就是西城区月坛街道的城市体检工作。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提出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常态化机制,提高规划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西城区月坛街道的城市体检工作于2017年9月份启动,针对月坛街道量身定制了城市体检总体评估、专项评估和城市体检智能评估系统,切实解决街道层级面临的精细化管理问题,得到了市、区、街道三级领导和社会公众的高度认可。尤其对月坛街道菜市场、停车位、幼儿园、城市安全、生活服务等居民关注点进行了精确评估,提出了解决方案建议。
通过对菜市场等生活服务设施的现状评估,利用空间大数据分析技术明确空间布局的问题,“哪里缺,一眼见”,因地制宜,提出规划建议,切实为月坛街道老百姓解决问题,受到政府及社会公众的好评,同时也被《北京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宣传。在2018年8月,月坛街道城市体检的一期工作已经结束了,也为其他街道开展相关的具体城市体检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范本。
主持人
那么石景山区城市体检开展的成效如何?
关丽
石景山的城市体检工作,是在石景山区城市规划分析平台已有数据基础上结合老百姓迫切关心的问题,构建了北京市区级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完成了全区范围内的人口、土地与建筑、交通、公共设施、城市环境、城市安全、经济发展、城市热点等8个专题的评估工作,结合客观数据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定量评价城市发展状况,以居民生活与感受为出发点进行评估分析,最后针对体检对象、研究区域的特点,给出相应的评估结果与发展建议,为石景山区域发展决策与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主持人
刚才关博士用两个生动的案例给我们介绍了测绘院在城市体检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取得成效,下面请陈副院长介绍一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
陈品祥
可能大家都认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所开展的工作,但我们认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也应该在保护北京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方面发挥作用。为此,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建设了《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北京印迹”网页版和手机端应用程序,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
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一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建设了面向政务外网和互联网的信息系统,已成为政府开展名城保护管理的平台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窗口。借此,通过网站、APP、展览、访谈、品牌活动等多种方式,讲述历史文化故事,打造集历史、文化、活动于一体,承载北京文化资源的资料宝库和传播北京文化价值的展示舞台。
下一步,为了做好北京市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展示、宣传等工作,将联合市委宣传部一同开展系统一期深化和二期开发的工作。
2017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中提出老城不能再拆,通过腾退、恢复性修建,做到应保尽保。我们对东、西城区老城的所有房屋进行了普查,对老城的历史建筑进行了摸底确定。
我们首先汇集各方的信息,搜集历史建筑的地理分布和多媒体信息,按标准做好登记表,然后进行实地踏勘,调查历史建筑的地址、年代、所属类别、现状情况、产权情况、历史文化信息等。筛查变更的历史信息,确定历史建筑所属的类别,仅仅东城区我们梳理出了1600余处历史建筑。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两点:一是这些历史建筑不属于文物,它是文物之外的再次确认;二是,这1600余处有待各方面的专家审核和政府发布,我们只是做了基础的工作。
关丽
其实在整个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当中我们也为多家委办局单位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其中在跟故宫博物院合作过程当中,主要是为了解决故宫博物院在古建管理过程当中遇到的建筑定位不清、损伤原因无法追溯等难题。针对上述难题我们也和故宫博物院共同开展了以下的工作。
第一、基于故宫特殊需求,对故宫区域内的1:500地形图开展修补测,并在此基础上加工各类文物建筑专题数据,叠加属性信息,形成一张全面、完善、标准的故宫文物建筑地图,建立了文物建筑全面档案,解决文物建筑定位不清、底账不明的问题。
第二、针对日常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建立健全文物建筑日常巡查与保养管理制度,来规范日常管理行为。
第三、建立人、地、物、事的关联,制定应急响应机制,开发了文物建筑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响应及时、全流程可追溯。
目前这个项目还在实施中,预计明年最终成果能和大家见面。
主持人
那么我们是怎样结合测绘院的自身定位,发挥惠民服务职能的呢?
关丽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自身掌握了大量基于现状的空间数据,同时也汇总了很多动态现状数据,比如说交通流量数据等,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来做好城市现状的评估工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做好惠民服务。
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我们通过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空间大数据,盘活我院已有空间数据,结合细致的人口数据和规模调查数据,通过公共设施服务能力评估模型,实现现有设施服务能力的现状评估,并利用空间可视化的展现方式,实现了为老百姓展现“哪里缺、一眼见”。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措施,使原来模糊不清的问题,基于专业的技术手段,通过直观的分布图,明显可以看到缺口在哪里,有多大。这样再因地制宜,提出规划建议,既不浪费政府资源,同时也能够全面地服务社区老百姓,有的放矢地解决了居民关心的难题,效果非常好。通过这样的措施也真正发挥了我们单位的专业所长,切实为老百姓服务和解决问题。
主持人
通过大数据分析服务社区,相信网友对这个问题会很关注。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城市“停车难”的矛盾日益突出,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关丽
“停车难”问题是典型的“城市病”,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占道严重,城市不少次干路、支路被占用;其次居住小区内部停车位供应严重不足。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以及影响消防安全的情况时有发生,也影响了市容环境与社会和谐。
我院通过基础测绘、街景、三维模型等空间大数据开展评估,找出各居住小区的停车位需求缺口,切实解决停车位的精细化管理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针对停车位存在的问题,建议利用腾退的违法建设土地来规划停车场,利用地下空间来规划停车场、增设地上立体停车楼,共享单位大院、大型写字楼停车场供居民夜间停车使用等措施,来切实解决居民停车难的问题。
经过我们的研究也发现,不同的区域针对停车难的问题解决的方案是不一样的,不能仅仅通过增加停车位来解决停车问题,必须通过大的交通政策引导,比如说哪些车辆能够进入核心区,哪些车辆坚决不准进入核心区,这样才能够系统性地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主持人
关博士,关于停车难的问题您提出的建议非常好。那么我们院在百姓生活类服务业方面还开展了哪些工作?
关丽
为百姓服务方面,我们还开展了社区卫生基础设施的现状评估,和我们的生活服务便民设施的现状评估。那下面我分别介绍一下这两项工作。
在社区卫生基础设施服务方面,我们以十九大报告和习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讲话精神为指导,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结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秉承“技术高端、问题落地”的原则,基于详实的社会调查、人口、医疗等属性依据,重点填补社区卫生基础设施欠账。
通过比较平原区居民出行15分钟(半山区、山区居民出行20分钟、30分钟)服务圈内人口规模与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规模的差距,分析二者差距存在的原因,找出了社区卫生服务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短板,最终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构建底数清晰、内涵丰富、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夯实了基础。
在百姓的便民商业设施这一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主要是执行落实北京市《关于"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中完善便民商业设施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中的具体问题,针对居民关心的早餐、社区超市、便利店、末端配送、美容美发、洗染、家政等等生活性服务业,尤其对服务能力进行了现状评估,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区域的规划建议,优化了发展布局,满足居民生活的服务需求,进一步推动提升居民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目前此项工作也正在开展过程当中。
主持人
下面请陈副院长为我们介绍,测绘院在助力“疏整促”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还做了哪些工作?
陈品祥
我们在北京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助力“疏整促”方面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第一使用遥感技术发现城市变化;第二核查全市违法建设和违法占地。我接下来展开说一下。
第一,市测绘院通过航空遥感技术发现城市的变化,服务运用于首都精细化管理。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各个部门对于遥感卫星影像数据都有多方面应用,包括原规划执法大队、原国土执法总队、权籍中心、国土信息中心、规划院信息中心等多个处室利用遥感影像开展违法建设、违法用地查处,土地变更调查,土地批后监管,规划用地现状调查等工作。
结合规划国土机构合并和业务融合,以及市政府对卫片执法工作的新要求,按照统筹、集约、共享的思路,需要对全委卫星数据资源进行梳理整合,统一精度、统一频次、一口采购、一源多用。统一采购并制作全市高分辨率卫星DOM,实现两委合并以来的卫星数据资源整合,节约成本。
第二,遥感技术为城市基础测绘更新,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卫片执法、违法建设查处、土地批后监管等工作提供数据服务。总体目标为统筹全委卫星影像数据资源,并且加大监测频次、加强卫片查违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土地矿产资源利用情况、违法建设情况的全面监管。
主持人
听说测绘院在核查全市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请陈副院长给我们介绍一下。
陈品祥
2017年12月22日,北京市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办公室委托我院启动全市违法建设台账的精细化、精准化现场上账和销账核验工作,涉及全市十六个区约320个街乡镇,覆盖全市域约1.641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处即将拆除违建,不管是深山里的违建、高楼上的违建还是居民楼前的小违建,只要是上报的违建台账,都要无遗漏地在现场进行四至边界、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和照片的确定。
很多台账登记的违建比较偏远,需几个小时的车程才能到达并完成上账或销账工作。市测绘院作为第三方核验单位通过自主开发的核验移动PAD端,可以现场与各街乡镇台账上报人员进行四至范围和建筑面积核验等台账信息的确认,保证了每一条台账是在现场指认下确定的,并保证了每一条台账拆除前都有明确的位置、明确的占地边界和明确的建筑规模,建立了每一条台账的多维度信息数据库。
第三方核验工作的开展,改变了原来违法建设台账的上报形式,可以说较以往更加严格、更加精细、监控更加精准了,所有的建筑面积和占地范围都要有地理空间数据支撑,不能再是“大概的面积”和“大概的位置”,市测绘院通过与街乡镇不断的磨合和沟通,从不理解到理解,从抵触到配合,最终实现了全市违建台账各个阶段的有效和高效衔接,建立了区和街乡镇核验的流程化工作模式,每一个环节每一天都在滚动式和常态化推进。
市测绘院充分认识到这项核验工作的政治意义和重要性,与全市约320个街乡镇对接工作的复杂性,以及五个工作日完成核验工作的紧迫性,专门成立了北京市违法建设第三方核验专班,从核验工作开展之初,基本保证每周七天,每天都有人员加班的工作强度。为了保证街乡镇违建台账的上账和销账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以及考虑核验数据的保密要求,每天外业人员现场核实完,基本都在6点左右要返回单位进行内业交接,内业人员对外业交回数据要在晚上加班完成数据的检查、整理、入库及上传违法建设平台的工作,每天都有街乡镇的上账核验申请和销账核验申请,每天晚上要根据申请核验的情况与各街乡镇沟通和约定时间,并完成对第二天准备核验数据的准备和派发,像机器上的齿轮一环套一环,每天不停的转动着。
通过上账核验和销账核验的第三方核验模式,解决了以往存在台账四至范围不清、拆除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不明的情况,实现了“以图管账”的目标,达到了台账精细化管理的目的,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为“留白增绿”工作的开展完成了有效的前期准备。
总之,通过高新技术的利用,政府管理更加有效了,对违建相关人员打击力度更大了。现在违法建设明显减少,对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形成了有效遏制。
主持人
感谢两位嘉宾今天做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在线访谈,感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如果网友需要了解我委更多的工作信息,可以关注我们的官网、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和头条号以及喜马拉雅FM,以上就是本期节目,谢谢观看,再见。
你可能还喜欢
一图读懂《关于建设项目联合测绘改革的有关意见》
新总规亮点解读 | 北京2035,迈向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八部门解读:北京新总规落地 如何将一张蓝图绘到底
未来北京什么样?一部动画带您了解总体规划
微信
微博
今日头条
长按关注北京规划国土,解锁更多权威资料